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幸好我们还在路上》

《幸好我们还在路上》

2019年05月23日 17:06:44 访问量:12235

读书心得发表于《班主任之友》

 

幸好我们都在路上

——读《消逝的放学路上》有感

             丹东凤城市 东方红小学  鄂秀春

 

    毋庸置疑,《教育的道与术》这本书是《教师博览》教博读书联合会赠与我的最好的假期礼物。越是深入地阅读,便愈加感觉自己已经被书中的诸多文字牢牢抓住,尘封已久的记忆也随之被唤醒。王开岭的《消逝的放学路上》就是这样一篇千字文,将我带回到那个自由散漫且充满无限欢乐的童年时代。

“放学路上”对于作者成长而言,是一片肥沃的土壤,是一段风和日丽的生命成长的美好时光。对于我而言,它还是一块释放热情的舞台,展开想象的的有力翅膀。那个时候的我,可以在放学路上背着轻飘飘的斜跨帆布包拼命奔到校园外的小树林中玩儿上个把小时。捉迷藏,扎草帽,搭树枝帐篷;从树林出来,我们直接趟进老街外的一个大水泡子里涮涮脚丫,肆无忌惮地翻腾起浪花逗得伙伴笑哈哈;然后我们爬上小胡同一侧的电线杠,相互炫耀,看谁能爬得更高,望得更远;当然,个别同学还能从书包里取出自己制作的弹弓和火药枪扮演警察,让那些“特务”“坏蛋”无中生有……难以置信,作为一个女孩子,那个时候的我为了完成诸多“梦想”,竟然不惜拆掉父亲的自行车链条,刮光上百个火柴头充实我的火药装备,偷偷舀上一碗极为珍贵的面粉制作泡泡糖,笨拙地翻松奶奶的小小菜园,当作空翻练舞场……于是乎,我那“放学路上,有伙伴们的摇旗呐喊,有街坊邻居的呵护问候,有肆意飘散的饭菜香味儿,也有老师家长任我驰骋的轻松与大气。在表面放纵与杂乱之下,放学路上形成一种毫无章法且能自我修复的系统,热闹恬静也好,放任温情也罢,都尽显在这一段看似简单而平凡的放学路上了,少不更事的成长也点点滴滴地融入“放学路上”的泥土中……

视线随着文字游走,思绪从童年的路上被扯回,无奈地搁置在眼前孩子们的放学路上,莫名地一股焦虑怜悯之情涌上心头。城市的膨胀与奢华让放学路上充满着诸多不安全因素和不确定的岔路,让看似一段段近路成为脚力不能及的远途。不是实际路程远了,而是心理路程变远了。此路已非儿时之路,此心也非童年之心。于是,孩子们要么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的车“笼子”直接被运回家,“如同贵重的行李”,不管孩子们是否愿意,那“充满挑战的沿途,那些细节充沛,滋养脚步的空间”逐渐与孩子们远去;要么孩子们由家长们护送着(“押送”更为贴切一些),避免一切干扰,顺利无恙地归家。而家呢,仿佛是另外一个金色的笼子,衣食无忧。街边的树木发芽的过程是怎样的?小草冒头的欣欣然捕捉到了吗?花坛里的小花们何时绽放出笑脸的?亲身迎接风雨是什么滋味,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哪里有肯德基,麦当劳、智能手机那么炫丽刺激?路上的车流、人流、喇叭一直在吵,在吵,就是少了孩子们自由奔跑的身影,没了孩子们心底真实的呐喊,缺了孩子们灵魂的直接触碰。孩子们一切关于“路上”的记忆变成干巴巴的,没了滋味。那日从投稿邮箱中提取出孩子们《……路上》的文稿,令我长叹:鞋子坏了,盲人老大爷免费帮助修补,助人为乐;三轮刮到了私家车,车主无理谩骂,注意安全礼仪;清洁女工的扫帚辛勤挥舞,与垃圾争分夺秒,谱写着一曲劳动者的赞歌……千篇一律,无风雨雷电的洗礼,欠缺人情冷暖的体会,少了四季更迭的欣喜,更无挥洒童真的热情,如同一辆老式电动公交车,家—学校—补习班,学校—家—补习班,轨迹固定,死气沉沉,毫无生气。曾经鲜活的“放学路上”销声匿迹了。不仅如此,随之消逝的还有“学校秧歌队”表演的路上, “去往家庭互助学习小组的路上”,“学雷锋小组活动的路上”,结伴户外郊游、游泳、滑冰的路上……也许,更多的本应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路上”也都在消逝中。

我知道,就像太阳总要东方升起,河水朝向低处流一样,生命成长的规律注定孩子们渴求得到心灵的释放,积淀出更多的记忆来。以往成年人记忆中美好的“放学路上”固然消逝了,孩子们很快就会牵着我们的手踏在其他的“路上”。他们会千方百计跟自我,向成人,与这个社会不断讨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填补“路上”的空白。虽然,在诸多成年人的眼中,孩子们个性化的讨要方式和成长的释放变了味道,让很多家长老师们一时间不能适应,无法承受,就如同我一样,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有那么多的感慨与忧伤。

都说,一个人如果开始喜欢回忆过去,那就意味着他(她)已经上了岁数。懵然间自问,我难道已经“老化”?惊诧之中幡然觉醒,路上的老街古迹和眼前的“科技广场”能这么简单地对比吗?当今的“云数据”肯与“慢享受”相较吗?厚此薄彼大谈我和孩子们的“放学路上”算是明智之举吗?显然,我行进的“路上”出现了“沟痕”,它很有可能阻碍我和孩子顺畅地前行。还好,它还不深,我完全有能力将其改道,借它之力疏通脚下的“污流”。

从童年的“放学路上”走出,我用力踩上“沟痕”,我在想,身为师者,只是阅读“美好的消逝”是不够的,仅仅局限过去的感怀并不尽责。手不释卷之时,在未来的路上,我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不是吗?我可以开动大脑,让笔奔跑起来,用生动的故事,用充满灵性的教学设计,引领孩子们同我一起积累童年的记忆和诸多的“路上”;不仅仅凭我一己之力,更要协同更多的力量,为孩子们铺设出安全的、自由的,充满创意的“路上”;在教学相长的路上,与孩子们共同感悟并行“路上”的美好。岁月延绵,时光飞逝,幸好我和孩子们还都在“路上”,一切还都不晚

 

 

编辑:站长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凤城市东方红小学资源平台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凤城市东方红小学资源平台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9008897号-1
联系地址: 利民街七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